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服务保障“十大典范行动” | 昌吉州两级法院服务保障自治州十大典范行动司法举措(九)
分享到:
作者: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4-08-21 12:10:34 打印 字号: | |

开栏语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1月,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确定,昌吉州将大力实施“十大典范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大飞跃。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为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服务保障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即日起“昌吉中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服务保障自治州“十大典范行动”专栏】,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科技赋能、工业、农业振兴、文旅融合、国企核心竞争力、教育优质均衡、医疗提质强基、城乡面貌提升和生态环保攻坚十大行动,全面报道人民法院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的生动实践。



第九期


服务园区 助力准东

为推动准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五彩湾法庭始终坚持“助力准东、服务园区”的工作理念,把“红柳精神”确定为文化核心,扎根园区,服务企业,定分止争,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


“五彩”党建品牌促审判 谋足企业发展新动能


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五彩湾人民法庭深化“五彩”党建品牌促审判作用,使党建与业务进一步深度融合。自2023年探索打造“不打烊”共享法庭以来,3名党员先锋岗(员额法官)通过“不间歇”的诉讼服务,涉220件1260名农民工通过产业园诉前调确机制与跟踪督促,分期拿到了“血汗钱”,联动化解矛盾的机制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


“红柳精神”融入提质效 司法护企高效促发展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动履职,从诉前到诉后全流程推进司法降本增效,以司法硬举措打造宜商暖环境。梳理分析历年涉企案件类型及增长情况,立足准东经济发展现状,突出精准服务,拓展广度深度,找准提升策略,编制《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研究——以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为准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智库。

弘扬新时代红柳精神,精心服务助力企业高效率发展。为适应准东区域发展崛起的新时代、新征程,把新时代红柳精神作为法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干警实训基地,新任员额法官一律选配至法庭接受风沙、盐碱洗礼,挑战疑难复杂案件,铸造法官的“根”与“魂”。  


深化“1+7”机制,健全措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包联产业园的机制作用。法官分别包联涉案较多的彩南、彩北、火烧山产业园(社区),建立3个法官工作室,打造庭企直通车,通过月走访季座谈,面对面为企业“问诊把脉”帮助企业树立平等、公开竞争的法治理念。


立审执协调联动成闭环 把好利企之舵惠民生


发挥立案前哨作用。立足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耐心、细心、热心、公心,融合法理、事理、情理,将和解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推动涉企纠纷诉前化解。接收案件后,分流会诊,积极引导企业在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快速解决,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对沟通无效,双方配合力争解决的涉企业纠纷,充分运用“活封活扣”、财产置换承诺等举措,立案后调解引导双方,通过分期还款等达成和解,促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发挥结案后提醒作用。运用执前督促履行机制,对已调解案件被告未按约定期限履行法律义务的,承办法官及时督促被告履行法律义务,告知不履行裁判的法律后果,努力使涉企案件在执行立案前履行完毕,最大限度降低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发挥保全后盾作用。对被告拒不沟通、送达不能,拒绝履行的,第一时间依职权进行保全,快速引导原告立案执行,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依法支持信用修复申请,就全面保全产生的“副作用”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善意保全,阳光保全帮助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把好惠民利企之舵,筑牢经济发展之基。下一步,五彩湾人民法庭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扎根荒漠戈壁,弘扬新时代“红柳”精神,着力亲商、安商、富商、惠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党旗在法庭高高飘扬,助力准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责任编辑:李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