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践行司法为民 让法徽在党旗下闪耀

分享到:
作者:昌吉州中院  发布时间:2023-10-29 16:50:01 打印 字号: | |

                     

   新疆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提升诉讼服务质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不断擦亮“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金字招牌。

优化诉讼服务  提升工作质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公正和效率”这一永恒的主题,将司法为民宗旨贯彻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方方面面。打造“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创建活动,培育孵化“法润民心·一站解纷”“党建铸魂·匠心服务”“法正风清·润泽民生”等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2个品牌荣获州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其中,立案一庭信息技术处党支部打造的“法润民心、一站解纷”品牌,畅通立、审、执、调、访“一站式”服务渠道,实现立案、文书送达、诉讼费缴纳、财产保全、执行查询及信访、法律咨询等全流程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的诉讼服务和“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有效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提升审判效率。树立“大审管”理念,将审判效率提升至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直接督。建立健全院庭长、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职责清单、负面清单,压紧压实各个层级的审判管理职责。建立“一站式”速裁中心,设立4个审判团队负责简案审理,通过提前阅卷、精准分流案件、加强调解力度等方式,将二审案件审理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实际平均周期不超过15天。创新评选党员先锋执行小组、党员先锋审判团队,每月将办案量最高、记录案件量最高的法官、书记员上墙公示,激励全院干警争先创优。提高执行质效。确定2023年为“执行服务年”,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切实解决困扰执行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推动执行工作向高效率高水平迈进。加强执行案款清理工作,创新案款公证提存新模式,与昌吉市公证处、中国银行昌吉州分行共同签署《执行案款提存(保管)业务合作协议》,以“司法+公证+金融”融合方式,解决执行案款发放不及时和案款管理存在风险问题,确保执行案款的安全保管与高效运作。

多元化解纠纷  助力基层治理  

坚持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能动司法,强化诉源治理,推动纠纷处理模式从事后处理向源头防控转变,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老百姓减轻诉讼负担,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特色调解室化解纠纷。成立“赵瑞琴法官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以“调处矛盾、调顺民心、调出和谐、调稳根基”为工作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赵瑞琴曾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她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提炼出“十大调解法”,根据案情实际选择不同的调解方法。“离婚案件,一般双方情绪很大,需要用冷却调解法;赡养、继承、抚养纠纷案件涉及亲情,一纸判决显得太过冰冷,我们就采取亲情疏导法……”赵瑞琴认为,调解作为一种结案方式,能让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感受到法官的真诚、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也让法院工作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和支持。“法院+”化解社会矛盾。加强与各行业及主管部门协调联动,打造开放式、可扩容的“法院+”多元解纷模式。积极与工会、司法局、人社局等协调联动,设立全区首个“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与州总工会信息互联、工作互动、优势互补,及时化解劳动关系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联合昌吉州司法局挂牌成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设立专业调解平台,出台专业调解规范,配强专业调解团队,促进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推动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从以判止纷向大治理、大服务、大调解转变。“以前碰到行政争议案件,群众只能进行行政复议或者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间周期长,效果不理想。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的设立,促进行政争议协调解决,极大地保护原告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申诉信访案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行政庭庭长高玉莲介绍说。

       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经济发展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深入企业普法宣传。组织党员法官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培训、法律宣讲、座谈交流等,提高企业法律风险意识,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民二庭民三庭党支部以“党旗领航 法护营商”党建品牌为载体,高位落实“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组织党员法官走进企业,在座谈和走访中宣讲政策,宣传法律;在生产一线倾听诉求,解决难题;在交流调研中树牢群众工作理念,找准服务发展方向,搭起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连心桥。协调联动护企发展。与昌吉州工商联建立诉求移交、诉调对接、信息共享等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昌吉州两级法院涉民营经济案件情况,对民营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磋商,就如何加强法院和企业的沟通联系给出建议。在产业园区、企业集群所在地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法庭,为各类企业提供定制化司法服务。提升金融审判效能。聚焦金融市场日趋活跃、金融案件日益增多的新形势,建立金融案件专业审判团队、金融审判专家咨询库,推动建立金融陪审制度,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各类金融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2%。联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金融管理行政部门等7家单位设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帮助企业及时化解金融纠纷,2022年以来,共调解成功案件1413余件,涉案金额7.91亿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419.6万元,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2022年,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责任编辑:李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