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执行干警行为,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不断推动昌吉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提档升级,2023年3月以来,昌吉州两级法院执行局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服务年活动,以真金白银维护胜诉人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昌吉州中院强化调研指导帮助各县(市)法院问诊把脉 找准症结 补齐短板。执行服务年活动开展以来,昌吉州中院执行局始终按照该院党组要求,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的方式,带着问题走基层,帮助各县(市)法院从执行质效数据、执行信访案件处理、疑难复杂案件执行等方面答疑解惑、教办法、讲经验,为执行服务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木垒县法院提升执行效能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木垒县法院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对暂时履行法律义务困难的企业,在当事人申请保全阶段,尽量采取活封、活扣的方式,有效降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案件进入执行后,在被执行人申报财产阶段第一时间对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的财产情况、经营现状、履行能力。对暂时经营困难有希望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积极引导双方和解,推动企业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对已经陷入僵局,确实无法翻身的企业,引导当事人及时进入“执转破”程序,以最优方式减少企业损失,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执结首执案件11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3900余万元。
奇台县法院加强诉讼保全深入企业一线提供贴心服务。奇台县法院在办理涉及企业的诉前保全和执行案件过程中,把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审慎处理打击与保护涉案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的关系,严格执行财产保全、执行的相关规定,坚决杜绝超标的、超范围查封等问题的发生;完善暖企惠企安企各项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企业发展角度去思考和谋划,切实增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执行服务年活动开展以来,深入企业现场办案20余次,为中小微企业执行回案款900余万元。
吉木萨尔县法院贯彻善意执行理念 审慎适用财产性强制措施。吉木萨尔县法院在依法查封案涉财产后,详细了解被执行企业经营情况,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的情况下,本着扶持和引导企业发展的原则,通过提供担保、“给予合理期限”“分批履行”等挽救策略,大力加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执行和解,实现企业利益和群众权益“双赢”,力促被执行企业的复苏,维护企业的再发展能力。截至目前,吉木萨尔县法院受理的被执行人为小微企业的案件140余件,执行完毕90余件,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20余件。
阜康市法院设立执行事务中心 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阜康市法院积极推进执行事务中心建设,实现执行辅助事务一站式、集约化办理,打通了执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执行事务中心涵盖执行信访、执行案件查询、执行接待、恢复案件审查等,实现了减少当事人来回奔波次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2023年以来,对350余件申请恢复执行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的所有财产线索全部登记备案,第一时间派出外勤组进行查询,随即将财产线索核查情况反馈给当事人,对符合恢复条件的执行案件及时恢复执行。截止8月底,通过执行事务中心接待来信来访群众550余人次。
昌吉市法院优化办案团队结构 推进执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昌吉市法院以“3+4”执行团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落实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行一体化流水作业,在执行案件过程中既让当事人感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力度,又让当事人感到善意文明的温度,尝试非特殊情况对被执行人基本账户不采取查封措施,通过置换固定资产、开设平行账户等,为企业招投标、贷款融资等留下生存发展出路。截止目前,共办理执行案件6700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达6亿余元。
呼图壁县法院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推动民生案件执行。呼图壁县法院结合该县实际成立金融案件专项执行组,依法加大对涉金融案件的执行,对申请人提供的执行财产线索,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一旦确定被执行人线索或财产线索,立即采取措施。1-9月呼图壁县法院受理涉金融首执案件320余件,执结案件260余件,执结率83.4 %,执行到位标的1400余万元。在办理民生案件过程中,成立了涉务工人员工资案件和其他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专班,针对民生案件标的小,对抗情绪不大的实际,采取拘传、预罚款、预拘留等预处罚通知措施,加大执行威慑力度,取得较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共依法拘传70余人次,发出预罚款、预拘留通知书30余份,执结涉民生案件200余件,追回被拖欠的劳务工资共计 2100余万元。
玛纳斯县法院坚持信用惩戒与信用修复并举 强力推进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玛纳斯县法院利用法院执行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发布悬赏公告8期41人,失信被执行人4600余人次,限制高消费 550余人次,在被执行人履行完还款义务后及时为110余名被执行人实行信用修复。下一步,玛纳斯县法院将积极对接发改委社会诚信系统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进一步扩大人民法院失信、限制消费人员名单信息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切实维护胜诉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