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综合施策 多元治理 昌吉州法院搭建金融解纷平台服务辖区金融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作者:赵瑞  发布时间:2022-12-13 19:54:13 打印 字号: |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昌吉州两级法院牢牢把握自身定位,创新打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发起设立全区首家“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并在辖区6个县市成立金融化解中心,为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了一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特色解纷路径,让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



一、加强对接 凝聚合力 构建金融纠纷联调模式


破除壁垒,打造一站解纷平台。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协同自治州司法局、金融办、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5家单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发起设立新疆首家“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和“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并将其延伸至辖区各县市,奋力将金融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实现诉源治理与风险防范有机融合。

强化保障,破除实际运行障碍。“五方成员单位”共同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顺利推进,投入资金50余万元,设立金融法庭2个,在辖区6个县市成立金融化解中心。研究制定《昌吉州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调解员的职责、聘任和考核管理等。

理顺机制,确保平台流畅运转。制发《关于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案件范围、司法确认制度作出规定。人民调解员受案7日内与银行及金融消费者电话联系,征求双方意见,确定调解方案。对不能到现场的,人民调解员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或建立微信群视频调解。调解成功后由昌吉市法院驻点法官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司法确认。




二、协同联动 加强调解 推动金融风险常态预防




繁简并重,优化调解队伍专业性。建立小额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对赔付金额在一定数额内的金融纠纷,由人民调解员、驻点法官快速化解。2020年以来中心依托金融与司法部门资源,先后选聘8名精通法律与金融专业的人民调解员。与“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人民银行郑州培训中心等机构建立队伍培育协作机制,2020年以来交流典型案件50余次,选派调解员出疆培训2次。

巡回下沉,彰显人民司法主动性。传承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昌吉市法院在三工镇成立金融法庭,呼图壁县法院在农商银行设立金融巡回法庭等。2022年,三工法庭巡回办案88件,其中调撤58件,调撤率达65.91%;创建“青年法官工作站”,3名法官划定包联企业,针对性开展金融法治讲座进企业、法律咨询进企业、巡回审判进企业等活动12次,2022年发放法庭编制并印刷的金融纠纷诉讼服务指南2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2次,指导人民调解15次,着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金融司法服务窗口”。

鼎故革新,体现诉求保障智慧性。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在线网络调解平台,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三工法庭启动全疆首个“金融类案智审平台”,以科技赋能数字正义,打造金融类案件网络化、无纸化、批量化、智能化审判新模式,针对中心受理的由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自主申请的案件,调解成功后当日完成司法确认。在疫情期间线上开庭审理案件80件,其中判决22件,调解52件,撤诉6件。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已成为服务昌吉州金融企业的一张务实管用的“司法名片”,自2020年成立至今,共组织调解1446件,调解成功1409件,涉案金额4.885亿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253.68万元。通过构建金融纠纷化解共治共建共享模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促进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改革创新行稳致远,为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新动能。



 
责任编辑:李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