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是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昌吉州中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新方法,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判机制,为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
体制机制改革见成效。制定《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的实施方案》,昌吉州中院民三庭挂牌“知识产权审判庭”,建立和完善与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三合一”审判机制相适应的案件管辖制度和协调机制。同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展线上庭审、在线调解、在线普法解疑等工作。结合市场经营实际,制定解决方案,对所涉问题的单位及部门及时发送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行政机关联动展力量。昌吉州中院与昌吉州工商业联合会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进行联动,邀请昌吉州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和州工商联合会、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等单位代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就市场经营主体反映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及时沟通交流,在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重点发力,多措并举创新协同社会治理,服务企业发展成效明显。
法官释法析理促执结。在2022年受理的一起涉及13家KTV涉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系列案件中,该院民三庭为兼顾知识产权保护与小微商家持续经营,采用“重调解、促协商”工作模式,使涉案经营者均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及社会责任,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签订了著作权许可协议,支付版权使用费。通过不断健全完善调撤协商机制,知识产权审判始终保持高调撤率、高当庭履行、高服判息诉率、低申请执行率的三高一低良好态势。2020年以来,昌吉州中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53件,其中以调撤结案的案件共计190件,调撤率达75%。
便民利民措施提效率。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因疫情原因致使经营受到影响,对于知识产权维权的诉讼成本难以承担。为此,昌吉州中院充分考虑诉讼当事人的经营实际,开设“绿色通道”,通过采取缓交诉讼费,网上开庭、网上协调会等方式,减少权利人的诉讼成本。此外,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全面融入“简案快审、繁简精审”审判机制,根据案件类型、案件事实、社会影响、涉及法律关系等内容,将知识产权案件分类,做到“快慢分道、轻重分离”,提高案件审理效率,提升案件质效。
多种宣传形式普法意。昌吉州中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报昌吉州中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公布典型案例,回应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采取走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选择贴近百姓生活、易于媒体宣传、社会影响较好的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制作成知识产权小视频,让社会公众直观了解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及法律适用。2022年昌吉州中院共通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10件,发布普法信息11条,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逐步提升中小微企业对知识产权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