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助企纾困进行时 | 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忧纾困  昌吉州法院打出“组合拳”

分享到:
作者:樊健健  发布时间:2022-09-02 11:52:47 打印 字号: |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为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昌吉州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共同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8月,两级法院审执结涉小微企业案件标的额达4200余万元。

司法助企更加能动。“鉴于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经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本案通过在线诉讼方式开庭进行审理。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清脆的敲击声,一起买卖合同纠纷通过在线服务平台顺利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各个环节有序进行。疫情期间,昌吉州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辟中小微企业绿色通道,推进在线诉讼模式,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递交材料、网上审判、网上阅卷、网上信访等一体化办理,为中小微企业摆脱困扰提供全方位电子诉讼服务,有效推动了疫情期间审判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2022年8月,两级法院共网上立案涉企纠纷834件,在线开庭625件,减缓免交诉讼费27万元。

司法助企更加精准。 2022年8月22日,阜康市人民法院收到了某化工公司员工写的一封感谢信,信中饱含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对企业未来的憧憬以及对法院诚挚的感谢。原来,某化工公司因尚有企业供应不足,导致公司不能实现持续生产,产生巨额债务,面临破产。阜康市人民法院受理该公司破产重整案后,及时指定管理人,召开债权人会议。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未阻挡重整的进程,通过网络会议通过了《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管理人引进资金2.11亿元,盘活资产2.16亿元,该企业顺利走出困境。在破产重整、和解案件审理中,昌吉州法院充分重视企业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积坚持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并举的审判理念,加大对有挽救价值企业的保障力度,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获得再生。

司法助企更有温度。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企业无法按期履行的合同纠纷,依法慎用合同解除制度,最大限度通过调解方式,推动合同继续履行,依法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坚持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积极引导当事人调解协商、互谅互让。2022年8月,两级法院通过诉前调解解决涉企纠纷587件。强化善意执行理念,昌吉州法院一方面加大对胜诉中小微企业的司法保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逃避执行行为,尤其是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的行为;一方面,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吉木萨尔县某铝业公司因未能履行到期债务,被债权人起诉至法院,案涉标的达1200余万元。在执行过程中,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依法对该公司铝锭进行了查封。该公司反映称因上述执行措施导致公司难以继续运行,提出用公司名下其他房产作为担保。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机构对该房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查封财产进行变更,在充分考虑影响和市场的情况下,既保证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的正常经营。

司法助企更有力量。2019年,昌吉州中院与昌吉州工商联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就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座谈,就市场经营主体反映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提出对策。疫情期间,昌吉州法院加强与工商联的沟通联系,开展诉求移交、诉调对接、信息共享等协调联动机制,及时了解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对企业合规降低风险提出司法建议,指导工商联上会开展线上调解,积极开展委托调解30余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力量。

责任编辑: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