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昌吉州中院开展全州法院诉源治理互观互学活动

分享到:
作者:赵 瑞  发布时间:2022-01-26 18:59:56 打印 字号: | |


为落实昌吉州诉源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形成多元解纷共建共治合力,实现“1+2+3+4+N”昌吉法院模式提出的奋斗目标,1月25日,昌吉州中院组织开展全州法院诉源治理互观互学活动。昌吉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鸿武,党组成员、副院长库西塔尔别克•马合苏提及各县市法院院长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人员先后观摩了昌吉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昌吉市法院三工法庭及昌吉州(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






随后,昌吉州中院召开座谈会,赵鸿武同志对互观互学活动进行了点评。他指出,2021年全州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激增,新年伊始,要溯本求源,在诉源治理上用功发力。一是当前抓好诉源治理工作时机有利。2021年10月召开全州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之后,各县市政法委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2022年,全州法院将持续加大对各县市平安建设考核中“万人起诉率”指标分值。同时,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有利于统筹兼顾审执绩效考核和“分调裁审”。二是诉源治理工作“1+2+3+4+N”昌吉法院模式逐步成熟。经过两年探索,全州法院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与内地发达地区法院成功经验、昌吉州各县市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总结完善诉源治理新模式,得到了上级法院和州党委的一致认可。

“1+2+3+4+N”

加强制度引领,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全州民商事及行政案件数量持续下降;
坚持源头治理,突出“两个抓手”。两级法院要以“司法确认适用率”的上升和“万人起诉率”的下降两个主要考核指标为抓手,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汇聚解纷合力,促进“三调联动”。搭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多元解纷平台,全方位开展诉调对接工作;
打牢基层基础,构建院、庭、站、点“四位一体”服务网络。建成以人民法庭为支点,“基层法院—枫桥式法庭—法官工作站(室)—巡回审判点”点线面结合、城乡全覆盖的多元解纷便民服务网络;
打造N个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七县市及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显现出7+1≧8的效果,推动昌吉州诉源治理提档升级。



三是找准突破口,做到重点突出、抓出实效。
各县市法院要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由各基层法院主推,司法局、信访局主办,三家单位派员入驻中心,联合办案,形成“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对调解不成的纠纷通过“网上立案+速裁判决”模式一站式解决。各基层法院2022年3月底前需派驻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或书记员进驻多元化解中心,6月底前做到人员配套、衔接有序、运转正常;12月底进行考核验收,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全州91个“法官工作室”要实质化开展工作,帮助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提高法院主动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影响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库西塔尔别克•马合苏提同志指出,一是要准确理解诉源治理的概念,通过多种治理手段,预防潜在纠纷、力争在诉前化解矛盾;二是要高度重视案件的繁简分流,要由业务能力强的法官进行精准分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各县市法院要学习借鉴昌吉市法院的经验,在政务(市民服务)大厅设立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中心,从源头上化解行政争议,完善衔接顺畅、协调有序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活动最后,各县市法院院长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实现民商事及行政案件数量持续下降的目标,以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及“法官工作室”实质化开展工作为抓手,形成多元解纷共建共治合力,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昌吉州诉源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王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