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昌吉州法院打造“1+2+3+4+N”诉源治理新模式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分享到:
作者:钟明辉  发布时间:2021-09-01 12:11:33 打印 字号: | |


昌吉州两级法院紧紧把握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核心要义,突出司法为民工作宗旨,彰显法院治理整体效能,着力打造“1+2+3+4+N”的诉源治理新模式。

一、加强制度引领,实现“一个目标

以民商事及行政案件数量持续下降为目标,制定《关于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法官工作室”的指导意见》《关于创建“枫桥式法庭”的通知》等文件,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职能定位,推动纠纷处理模式从事后处理向源头防控转变。诉讼内,通过“厅网线巡”将诉源治理贯穿“所有法院、所有案件、所有流程”;诉讼外,发挥“法官工作室”“枫桥式法庭”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2020年,两级法院受理民商事、行政案件33671件,较2019年同比下降2.9%。

二、坚持源头治理,突出“两个抓手

一是将“司法确认适用率”纳入质效考核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实施办法》,将司法确认适用率纳入质效考核体系,辖区各基层法院定期定人到农村、社区帮助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开展工作,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诉前。2020年,两级法院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纠纷16231件,较2019年同比提高162.17%,司法确认5362件,同比提高18.44%。

二是将“万人成诉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配合出台《昌吉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三年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辖区 7县市均将“万人成诉率”纳入维护稳定(平安建设)和综合工作考核,诉源治理向前迈出关键一步。2020年,昌吉州辖区7个基层法院中的6个,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实现下降,诉源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汇聚解纷合力,促进“三调联动”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昌吉州党委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与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通知》,与保险协会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和完善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的实施细则》等文件,为诉调对接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极协调对接,指导下发《人民调解“以案定补”补贴管理办法》《人民调解员一案一补暂行办法》,加强经费保障,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干事。2017年以来,累计为法院聘任人民调解员发放案件补贴款200余万元,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

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全疆率先挂牌成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制定《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工作规范》,完善行政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奋力实现行政案件数量从源头上下降工作目标。联合司法、人民银行等7家单位发起设立全疆首家“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和“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该中心及分支机构一年来成功调解金融纠纷419件,涉案标的1.88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99.6万元。

四、打牢基层基础,构建“四位一体”服务网络

一是优化“分调裁审”机制。将员额法官、特邀调解员、专职律师混合编组,组建38个速裁快审团队,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小额诉讼、简易程序审理等案件,全部交由速裁快审团队办理,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州中院在全疆率先设立速调快审区,建立3个速调快审团队和3个“线上线下”调解室,2020年共审结各类案件637件,调撤率达80.73%。

二是创建“枫桥式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7个“枫桥式法庭”和2个“优化营商环境法庭”,集约各方力量,深化源头解纷。2021年上半年,7个“枫桥式法庭”收案1411件,结案率93.51%,调撤率94.1%,申请执行率8.29%。2个“优化营商环境法庭”收案758件,结案634件,结案率83.64%,化解涉企纠纷419件,涉案金额1.88余亿元。

三是建立“法官工作室”。指导联系法官主动担当“民情联络员、工作指导员、矛盾调解员、巡回审判员、发展服务员、舆情信息员、法治宣传员职责,与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层组织联调联动,信访部门定期将信访群众约到乡镇法官工作室,与驻工作室法官开展联合调解。2021年上半年,91个“法官工作室”共调解结案1339件,其中诉前调解结案1337件,诉前调解率99.8%,司法确认1179件。

四是建立巡回审判点。传承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整体化解”。吉木萨尔县大有法庭让巡回法庭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中,总结出“原告不花钱,被告不跑路”工作经验;呼图壁县大丰法庭利用每周五集市组织“集市法庭”,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昌吉市大西渠法庭在两个国家园区成立巡回审判点,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五、搭建调解平台,打造N个特色调解室

采取“诉前诉中、院内院外、线上线下”多种调解形式,打造N个专业化、类型化、各具特色的品牌调解室,推动诉源治理提档升级,昌吉市法院大西渠法庭“盖碗茶调解室”、木垒县法院“佳克斯”调解室、呼图壁县法院“物业调解室”、奇台县法院“徐建华调解室”等一批立意新、做法实、接地气的特色调解室得到群众广泛赞誉。2020年,两级法院76个各类调解室,诉前调解案件16234件,调解成功率达86.5%,全州法院新收一审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7.58%。



 
责任编辑:王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