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强化人民法庭建设建强基层司法品牌 昌吉州法院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分享到:
作者:郑洪彪  发布时间:2021-06-28 17:16:31 打印 字号: | |

今年来,昌吉州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守正创新、狠抓落实,不断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一是强基导向重建设。主动请示报告,全力争取支持,近三年投入288万元支持人民法庭改扩建,打造“枫桥式”法庭7个、优化营商环境法庭2个;强化人才智力保障,为11个人民法庭配备员额法官13人、辅助人员21人;构建以人民法庭为支点,“基层法院一枫桥式法庭一法官工作室一巡回审判点”点线面结合、城乡全覆盖的多元解纷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党支部、党小组建设全覆盖,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党旗在人民法庭高高飘扬。

二是明确职责勇担当。强化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职能定位,将人民法庭全部升级为中心法庭,研究制定深化“诉源治理”实施意见、“法官工作室”指导意见,明确联系法官“民情联络员、工作指导员、矛盾调解员、巡回审判员、发展服务员、舆情信息员、法治宣传员”“七大员”职责,发挥91个法官工作室支点作用,以“司法确认适用率”上升和“万人成诉率”下降两个主要考核指标为抓手,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多元解纷平台,推动昌吉州诉源治理提档升级。

三是源头解纷促和谐。集约政府资源、整合法庭力量,一体化开展源头解纷。积极推动司法力量下沉,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形成“法官工作室+法官参与+N个调解员”的联合调解工作模式,2020年以来,91个“法官工作室”共调解结案2652件,其中诉前调解2556件,调解率96.38%,司法确认2035件。在全疆率先将“万人成诉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扎实开展“无讼”乡村(社区)试点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020年,昌吉州两级法院受理民事、行政案件33671件,较2019年下降2.9%,实现了民事、行政案件下降的目标。

四是打造品牌树标杆。坚持“一庭一品”,以法官和调解员命名调解室7个,木垒县法院“佳克斯”调解室、呼图壁县法院“五丰”调解室,昌吉市法院“盖碗茶调解室”深受各族群众广泛赞誉。大西渠法庭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赵瑞琴、马旭荣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基层人民法庭先进个人,奇台县法院人民调解员徐建华每月结案近百件,被群众誉为“金牌调解员”。

 

责任编辑:李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