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法官,谢谢您上门为我解决了纠纷……”近日,当事人王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紧紧的握着董蕾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近日,昌吉州中院立案一庭速调快审团队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理念,以上门调解的方式解决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
王某和袁某经人介绍结婚后,因感情失和协议离婚。后又因孩子问题复婚,但复婚后双方还是经常为琐事争吵,袁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经一审法院审理,判决王某与袁某离婚,袁某每月支付婚生子抚养费1000元。判决后王某不服提出上诉。
案件上诉到昌吉州中院后,承办法官董蕾和资深调解员郑恩萍参与案件调解。在与王某电话通沟中,董法官发现上诉人王某情绪激动,语言偏激,明显对法院工作存在误解。在得知王某因腿部骨折出行不便后,董法官和调解员郑恩萍决定利用下班时间到王某家中进行调解。
晚上8点,董法官和调解员郑恩萍敲响了王某的家门,但王某拒不开门且气愤的说:“你们都是官官相护,哪来的公平。”
调解员郑恩萍耐心在门外劝解,王某却一直在屋内大声喊:“我坚决不离婚,你们走吧,别再烦我”。由于王某情绪激动,经过半小时的劝说也没有任何进展,第一次上门只能无功而返。
两天后,董法官和调解员郑恩萍再次上门,王某还是不开门,董法官和调解员郑恩萍诚恳劝说道:“您先开门,我们只是想听听您是怎么想的……”屋内安静了一会,门终于打开了。
“袁某从来不管孩子,都是我一个人在照顾,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而袁某他还在外面不回家,对这个家不管不顾,已经都好久没有往家里拿钱了…...”一进门,王某就开始不停的诉说着这段婚姻带给她的苦恼。
董法官和调解员郑恩萍耐心倾听王某的哭诉,待王某情绪渐渐平复后,两人从女性的角度拉家长、说知心话,以母亲的角度谈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释法析理,王某终于能坦然面对双方存在的问题,最终选择撤回上诉。
撤诉裁定书制作完成后,董法官又一次上门送达文书。这一次王某很快的将门打开,主动给董法官倒水,经过几次沟通交流,王某不仅放下了心结,而且对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