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在践行党中央治疆方略的伟大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用,坚持法治宣传强基、宣传教育铸魂、互动交流融情、解难帮困暖心,持续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稳定发展共识,促使“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2013年被评为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优秀组织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一、强化共识保稳定
昌吉州中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法院审判职能,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心怀感恩、同心同德、促进团结。该院以“访惠聚”工作队、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为前沿阵地,通过政策宣讲、普法宣传、联谊活动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切实认清“三股势力”反动面目,主动抵御“双泛思想”和“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渗透,为持续强化“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奠定坚实稳固基础。近年来,该院组织开展“去极端化”宣讲30余次,国旗下“发声亮剑”40余次,“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40余次,道德讲堂、主题党日、微党课25次,
二、交流融合促团结
为深入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昌吉州中院广大干警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情怀深入农户家中,同群众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帮助村民修院舍、喂牲畜、收庄稼,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解决就业难题、筹集诊疗费用、讨回拖欠款……在解决一个个烦心事、处理一桩桩操心事、办成一件件暖心事的过程中,广大干警与各族村民休戚与共、并肩同行,凝结出了深厚长久的民族情谊。该院在驻村点成立“百姓有话要说室”,面对面真心诚意听群众意见建议、“零距离”帮助群众解决牵肠挂肚的难事,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圆桌热炕上,别样的亲情、浓浓的大爱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延伸。
三、立足长远谋发展
昌吉州中院着力制定脱贫计划和工作方案,深度聚焦村民实际困难,着力解决燃眉之急,为实现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该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举办招聘会5场,建立合作社2个,积极争取各项惠民项目20个,投入资金1648.2万元;协调爱心企业向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十八户村捐赠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15万元。
成立“十八户村巾帼建功服务队”“环境卫生劳务队”,为低收入家庭购买鸡苗、发放煤炭、资助贫困学生、为幼儿园捐款捐物、开办夜市……从春天的菜苗到冬天的煤炭,从家人治病到孩子上学,从庭院经济到就近就业,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
“昌吉州中院就是为我们困难群众干实事、干好事的好法院,我们要为他们点赞。”十八户村困难群众对昌吉州中院的驻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村民们有工作了,口袋有钱了,孩子上学了,访惠聚工作队又开始了“美丽庭院建设”。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村民们清洗地毯、整理庭院、打扫街道,一个个示范户、一名名优秀联户长、一张张动人的笑脸成了十八户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乡村美化我出力、庭院美丽我争先”的主题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净化了群众心灵,激起了村民争先创优的精气神。
从扶贫到扶智,昌吉州中院以“党建+”模式激发驻村点的内生动力,打造了路更平、灯更亮、景更美的人居环境,也正逐渐改变着村民的观点。